1. WinZengSEO首页
  2. SEO(旧文)

骗子年年有,今年特别多!

骗子年年有,今年特别多,现在的手段也很多,稍不留意就会中招。尤其是以短信、电话诈骗居多,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我遇到过,实际听到的几个诈骗手法。

短信诈骗: “爸妈,我和朋友同居被公安抓住,请速去建行打30000元到XX警官(或是朋友)的建设银行卡上62290103259000408595,姓名XX,不让打电话,手机被扣了,详情出来再说。” 此类受骗对象主要是农村的老人,有子女在外打工,农村地理位置偏远信息滞后闭塞,对这类骗术防范意识不强,害怕自己孩子受罪,人生地不熟的,又没有可靠的信息确定;无法判断信息真实,父母或亲人可能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,花钱消灾…..

电话欠费 主要对象是固话用户,手机用户的欠费通知都以短信为主。当你收到一个电话欠费的电话,其声音很像电信的语音提示,说你的固定电话已经欠费,如不缴费即将停机。如需人工帮助请按0 。 这些电话来电时间一般选择在你交电话费的时间点上,稍不留意就可会上当,可能会收取一定的信息费或开通某些声讯服务。当然这也是有破绽的,来电显示的电话号码为非常规号码,可能是1008xxx开头 或者 —–P—– 或者其它位数的号码,类似这些电话千万不要按键或回拨。即使需要查询,你可以通过你的服务商指定的查询平台查询你的花费,按照正常的手续缴纳花费。

业务洽谈,回拨受骗 主要对象是公司企业。大概的伎俩是:打电话给你 假装需要你公司的某种产品或服务,数量或总额比较可观,然后让你和他们所谓的领导主管联系,给你一个电话号码,一不留神你拨打过去了,就可能会收取一些信息费,或开通什么声讯服务。 大概的对话:“喂,你好 我在那那看到贵公司可以做XX,我们公司想做一些,请问您这边是怎么操作的,流程和价格是怎么样的呢…..” 当问到具体细节时,骗子可能就答不上来了 ,于是找借口转移“这些我不懂,要不您和我们主管联系一下,我只负责联系的,电话是:95….. 分机号 1 ”

异地合作,蹭吃蹭喝 主要对象也是公司企业,大多以异地合作为主。和上面的境况类似,同样是需要你的某种产品或服务,然后让你上门洽谈,带上具体产品和解决方案。

上门洽谈,对方很有诚意的和你谈得差不多的时候,吃饭的时间到了,骗子可能会以请你吃饭为由(或者是大老远的来了还没吃饭,去吃吃地方小吃特色等等),当在饭店吃完后买单的时候,这个时侯毕竟对方是客户,这又是一个维护关系,有助于业务成交的机会,可能会想订单成交后,获得的利润肯定不在乎这点投入吧,于是乎按照常理你应该买单了。

吃饱喝足了,头一次肯定签不下,还得等某某确定了,过几天给你消息。(也可能不是吃饭或是买烟等等) 对于骗取资讯费,开通服务,虽然金额不是很多,但一天之中有几中招了,对于全国而言受骗的数目就可想而知了。特别是包月开通服务的,你很难办,电话是你自己拨过去的,电话单上有记录,你只能取消,当月费用已经收取了,无奈。 对于以上的几种骗术,千万不要按键,更不要回拨。

这时候完全可以发挥搜索引擎的作用,查查他的老底

1.在网上查询对方电话号码。获取相关信息,可能有人已经爆出来避免再次上当;查询号码的归属地,是否和实际相符等等;

2.查询对方公司名称、具体地址的真实,电子邮件,公司电话的真假,或直接打电话查询等等。主要还在于自己多留心,要有一定的防范意识,多查询辨别真伪。 至于垃圾短信或诈骗信息,很多人都会遇到,对于这些我们可以向运营商或12321举报受理中心举报受理,具体方法如下: 中国移动用户,

具体的举报方式是:将垃圾短信发送者的号码置于垃圾短信内容前面,并用星号隔开,然后转发至“10086999”;随后中移动会向用户回复一条短信,表示已收到举报的不良信息,会做出相应处理。

中国联通用户,具体的举报方式是:将垃圾短信发送者号码与垃圾短信内容一起,发送到“10010”;在接到用户举报后,中国联通会回复短信提示用户,已经收到用户的举报,并对短信进行核查。

12321举报受理中心 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原有的举报号码,用户在收到垃圾短信时,可以直接转至12321进行举报。同时,用户仍然可以通过移动联通原有平台进行投诉。中国移动用户可以转发至“10086999”,或拨打“10086”举报;中国联通用户如果收到垃圾短信,可以转发至“10010”短信投诉举报平台

查看更多骗子年年有,今年特别多!的文章

文章标题:骗子年年有,今年特别多!

文章链接:http://www.winzeng.org.cn/seo/pianzi/

原创文章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!如需转载请联系winzeng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联系我们

20879750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winzeng#qq.com(#改为@)

周一至周五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QR code